分類: 娛樂 |
韓浩月
《大江大河2》的播出,與第一部時隔兩年,時間不算太久,但不少觀眾已經遺忘了以前的劇情。當然,也有許多觀眾,因為第二部的播出,又記掛起此前的劇中人物,比如宋運萍——作為一個因去世而提前離場的角色。對宋運萍的懷念所產生的美好與悵惘情緒,也大致是觀眾對《大江大河》的印象。
在美術置景、服化道等方面,《大江大河2》延續了前作的細致與認真,雖然時而有觀眾提出,某些物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還沒出現,但劇集還是以撲面而來的年代感先聲奪人。
在格局上,《大江大河2》少了第一部的大開大闔、波瀾壯闊,對歷史大事件的背景交代很少,不知道創作者是出于一種什么樣的考慮。但史詩感的減弱,也換來了對人物性格更為深入的刻畫空間,有觀眾反映,《大江大河2》更像是一部職場劇或者家庭劇,這對喜歡從劇中尋找歷史皺褶里隱藏的細節的觀眾而言,是個遺憾,但對熱衷從劇中品味人情世故的觀眾而言,則是種欣喜,該劇9.2的評分,也表明觀眾很吃這一套。
《大江大河2》的配角太出彩了,比如東海化工的領導班子集團,一把手馬廠長具有領導智慧,擅搞平衡術,貌似老謀深算,但總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選擇;高副廠長見風使舵、笑里藏刀、遇強則弱遇弱則強,沒什么威脅,也不怎么讓人討厭;韓副廠長志大才疏,喜歡拉幫結派,但卻在馬廠長的“鎮壓”下什么都搞不成……這些角色,再加上宋運輝的岳父程廠長,構成了一幅光怪陸離的職場眾生相。
相比于配角的“多姿多彩”,主角宋運輝的形象與性格反而顯得有些單一了,他堅持技術至上,剛直不阿,一身正氣……用現在流行的職場潛規則來定義,在當下的職場劇中,“他活不到第三集就得領盒飯”。但偏偏宋運輝在多方壓力來源的壓迫下,卻能夠迅速成長為參天大樹,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: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,他恰逢一個理想主義盛行的時代。在那時候,人們內心可能多少都會有一點自己的小九九,但當遇到宋運輝這樣的“時代英雄”式的人物時,都還懂得尊重與讓步,把舞臺讓給最有施展能力的人。
在情感戲方面,宋運輝與妻子“小貓”程開顏的家庭生活,成為了主線。作為娘家的利益代言人,程開顏數度挑戰宋運輝的底線,她并不知曉自己所認為的“無足輕重”的小事,會給宋運輝帶來多少麻煩。在播出過程中,彈幕罕見地連番“呼叫”宋運輝趕快離婚,“呼吁”梁思申趕快上線。這條情感主線的設計,無疑強化了觀眾的參與度,也增加了劇作的娛樂性,但對于程開顏的刻畫,確實也有臉譜化的嫌疑。
《大江大河》是部大題材,這確定了它在講故事、塑造人物、表達細節等眾多層面,都要盡可能地追求大氣魄、大胸懷、大視野。但到了《大江大河2》的時候,明顯可以感覺到,鏡頭開始轉移到“大江大河”的水面之下,給觀眾呈現時代生活“靜水深流”的一面。東海化工也好,小雷家村也好,程家一家人與宋運輝的恩怨情仇也好,當這些被置身于“水面”之下,時代的喧囂與噪音忽然消失了,剩下的只有人物靜靜流淌的命運,還有角色濺起的小小水花……
這么多年來,有多少在一個單位、一個地方、一個領域里呼風喚雨的人物,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逝,而慢慢沉寂于時光的河流之中。《大江大河2》又把他們打撈了上來,讓觀眾再次看到他們,哪怕不惜夸張一些,也要賦予他們真實人物的“血肉感”——這也算是創作者的一番苦心吧。